“沪上经典+岭南语汇”戏剧碰撞!粤语版音乐剧《小说》全国首演|湾区艺术节
9月5日,上海头部音乐剧厂牌缪时客将其出品的悬疑推理音乐剧《小说》改编为粤语版,在广州南方剧院迎来全国首演,带来融合沪上先锋创作与岭南语言魅力的戏剧实验。即日起至9月14日,该剧还将在南方剧院以不同的演员组合进行多场不同的演绎。
此次粤语版改编,邀请了凭《大状王》《雄狮少年》等剧爆火的金牌作词人岑伟宗操刀粤语歌词,呈现悬疑音乐剧本土化新探索。该剧也是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入选剧目。
金牌词人加持
悬疑IP完成本土化蝶变
创作粤语音乐剧,是缪时客制作人张志林一直以来的心愿。“太喜欢听,太喜欢唱了!”他在演后谈环节谈道,自己从小听粤语流行音乐长大,从事音乐制作、歌手行业后也非常喜欢唱粤语歌。机缘巧合下,他认识了多位能唱粤语的音乐剧演员以及金牌粤语词作岑伟宗,多方因素下,粤语版音乐剧《小说》的制作顺利提上日程。
作为缪时客 “悬疑宇宙” 的核心作品,《小说》原版以紧凑叙事与人性思辨斩获口碑,此次粤语改编堪称一次 “基因重组式” 创作,尤其在词作层面迎来重磅升级 —— 制作团队特邀频频刷屏的音乐剧《大状王》《雄狮少年》作词人岑伟宗加盟,以其对语言韵律的深刻把控,为悬疑剧情注入独特的方言魅力。
岑伟宗在创作中,既保留原著 “作家与编辑联手追查凶案真相” 的冷峻基调,又巧用粤语口语化表达与押韵技巧,让台词与唱段兼具叙事张力与情感温度,搭配粤语九声六调的起伏节奏,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案件的紧张感层层递进。
“粤语和普通话歌曲的创作,在音韵上有很明显的分别。这部戏很多歌都很好听,很多时候我是根据旋律的走向,跟随人物的心情去创作的。”岑伟宗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过程。
张志林表示:“从《隐秘的角落》到《小说》,我们一直在探索悬疑题材的多元表达。此次邀得岑伟宗老师加盟,不仅是语言转换,更是借他笔下的岭南韵律,重新解读‘真相与谎言’的命题 —— 他在《大状王》里对市井人情的细腻刻画、《雄狮少年》中对平凡梦想的深情诠释,都让我们坚信,他能为《小说》的悬疑内核赋予更丰富的情感层次。”
本轮演出的导演张凯婷来自香港,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。她表示,沪港两地的制作思维有一点不一样,表演训练方式也不太相同,但是在合作中相互碰撞学习,的确有困难有挑战,但也非常有趣。
双剧接力
文学哲思与原版经典登场
粤语版《小说》的首演,拉开了“南方剧院秋季音乐剧季”的序幕 —— 后续音乐剧《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》、外百老汇悬疑音乐剧《THRILL ME》英文原版将陆续登场,为广州观众打造为期一个月的多元戏剧体验。
改编自赫尔曼・黑塞同名小说的音乐剧《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》,既保留原著对 “人性二元对立” 的哲思,又通过青春化的音乐表达与舞台语言,让晦涩的哲学命题变得可感可知。剧中大段抒情唱段与肢体表达的结合,将与《小说》的悬疑氛围形成鲜明对比,展现音乐剧的多元面貌。
而外百老汇经典悬疑音乐剧《THRILL ME》英文原版则以 “极简主义的张力” 著称。这部取材于1924年真实谋杀案的作品,仅靠两位演员、一架钢琴便构建出令人窒息的戏剧空间。采用倒叙手法从假释听证会切入,逐步揭开 “完美犯罪” 背后的扭曲人性,其紧凑的剧情反转与钢琴伴奏的情绪烘托,被誉为 “小剧场悬疑的教科书”。此次原版登陆广州,将让观众体验原汁原味的外百老汇戏剧魅力,与《小说》粤语版形成 “悬疑双璧”。
跨城合作
构建音乐剧文旅新生态
此次缪时客与南方剧院粤港澳舞台艺术创意基地的深度合作,不仅是优质IP的区域落地,更推动着粤沪文化资源的联动。
南方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剧院作为广州历史悠久的演出场所,近年通过引入多元剧目强化 “文旅 + 演艺” 定位,而缪时客有着《长安十二时辰》《隐秘的角落》等作品积累的市场号召力,叠加岑伟宗等本土创作力量的加持,将为广州音乐剧市场注入新活力。三者构成的 “悬疑 + 文学 + 经典” 演出矩阵,既满足本地观众的多元需求,也为来穗游客提供了体验城市文化的新选择。
在粤语版《小说》的首演现场,不少上海的剧粉专程“打飞的”到广州观演,支持自己喜爱的音乐剧演员。张志林也表示,音乐剧《小说》今年已迈入创演5周年,而试水粤语音乐剧这条道路,让缪时客迈向了下一个5年和10年,“我有这个信心,我希望观众也跟我们一样有信心”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王涵琦
摄影/摄像:南方+记者 仇敏业
剪辑:南方+记者 陈文夏
创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